English | 收藏 | 设为首页

中国社会价值投资报告

返回研究成果列表>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面向未来的知识产权制度》报告

2022年1月27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在北京举行《面向未来的知识产权制度:大变局下的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报告发布会。该报告汇聚了多家权威机构专家学者在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方面的思考和洞察。报告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知识产权制度的演变及知识产权发展成就进行了总结,同时分析全球地缘政治新格局和新科技革命对既有知识产权合作模式和制度安排的深刻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面向未来的知识产权制度的建议。


报告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知识产权发展,在世界知识产权史上是罕见的。在近40年的时间里,中国专利申请量、商标申请量、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等各项指标都跃居世界首位。2019年,中国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专利申请量达到5.9万件,首次跃居世界首位。2020年,中国的PCT专利申请量上涨至6.9万件,同比增长16.1%,是产权组织PCT体系的最大贡献者,进一步巩固了领先优势。不仅如此,中国的知识产权也加快走出国门,形成了知识产权领域的“双循环发展格局”。报告认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日益完善、总研发投入的快速增长、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创新生态不断完善、全社会知识产权和创新意识普及等因素推动了知识产权的爆发式发展。


知识产权领域的蓬勃发展为中国的开放发展和创新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作为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提升使更多的外资放心在中国投资兴业。通过加入国际知识产权体系和扩大国际合作,中国引进知识产权和先进技术,实现了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2019年,中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1.6%,预计到2025年该比重将达到13%。中国从开放、合作的国际知识产权体系中受益,同时也成为全球创新的重要贡献者和全球知识产权合作网络的重要节点,世界各国的企业也从与中国的合作中获得知识红利。


报告指出,中国未来的知识产权发展将面临两大关键性挑战:一是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带来的地缘政治变局和知识产权版图重塑。这将深刻影响未来的国际知识产权合作模式。二是新技术新业态的兴起。随着经济社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5G、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逐渐普及,知识产权的客体、主体、权利属性、权利责任等都面临调整。


中国有望在未来二十年成为全球知识产权领域最重要的利益相关方。报告呼吁,在新的世界变局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和成效,加强国际知识产权合作,形成和完善面向未来技术和产业形态的知识产权制度。


报告建议,要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把知识产权发展放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突出位置,不断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法治化水平,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与服务体系。鼓励知识产权保护创新,加强成果转化,形成激励创新的制度环境。统筹推进知识产权领域国际合作和竞争,加强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维护知识产权领域国家安全。


课题组组长、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俞建拖指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从无到有,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快速提升,国际社会从中得到巨大的惠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知识产权上的发展成就及其对全球创新格局的影响,丝毫不亚于被视为奇迹的经济增长。中国创新发展的蓬勃之势是难以阻遏的,未来也必将对全球创新以及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研究员韩秀成表示,中国知识产权在短短40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在国际上也得了充分的认可。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22日发布,将知识产权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我国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作出全面部署。当前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更需要坚守运用好知识产权制度,提高保护能力、提高创新能力,特别是提升创新主体和市场主体的知识产权制度运用能力,形成更多的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增强市场竞争力,保障产业安全和国家安全。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武常岐表示,知识产权是国际贸易、跨境直接投资、技术转移和国际研发合作中的重要议题。近年来,中国的创新方式发生变革,创新方式由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转向以自主创新为主、加强国际合作的模式,知识产权变得更加重要。现在,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创新中心,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将不仅为中国、也会为世界的创新和知识传播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教授金海军认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聚焦高价值知识产权创造,这就要求为系统提升创新发展能力提供更高水平的制度保障。过去中国在国际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国际协定等方面更多的是跟随,而面向未来,中国可能要在这些领域承担更多的开拓创新的义务,这既是挑战也是机会。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知识产权中心主任李文宇表示,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应用促使全球价值链出现分解、融合和创新,新技术在加速现代产业体系重构的同时,也对原有的知识产权制度产生了新的挑战。尽管我国在参与新一轮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制定中还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我国必须把握好当前的机遇,有效化解可能的挑战,积极参与到全球的知识产权规则制定中去。

项目成果:面向未来知识产权册

Copyright © CDRF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0615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545号

技术支持:东奥教育集团

友情链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