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English 收藏 设为首页

返回列表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举行乡村小学创新教育交流会暨乡土村小项目嘉年华活动

“贵州有丰富的乡土资源,看到乡土教育在贵州生根发芽,我感到非常欣慰。‘乡土村小’项目让乡村教育活了起来!”在“乡土村小”项目嘉年华活动中,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孝德分享了他的感受。


“乡土村小”项目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和田字格公益在2020年联合发起,旨在让乡村儿童在家乡就能享有属于他们的好教育。项目通过恰当的全科教育模式全面建设乡村儿童知识体系,促使他们形成热爱家乡、亲近土地及自然、热爱劳动等重要品质,进而奠定乡村儿童全面的学习及发展能力。


2023年6月16日,在“乡土村小”项目发起三年后,一场特别的乡村小学创新教育交流会在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小雅镇工农小学举行。来自该县32所乡村小学的代表参加本次嘉年华活动,分享了他们实施创新教育的成果与感受。



活动现场展出了近700件儿童作品,涵盖图绘、泥塑、诗歌、立体卡纸、自制故事绘本等多种形式,涉及家谱、家乡地形、家乡动植物、家乡美食、家乡名人、家乡建筑等多种文化主题。这些作品都是学生们在“乡土村小”项目的乡土课上,通过“体验-学习-创作”的方式创作出来的,蕴含着孩子们对乡土的热爱和童趣想象。


每个儿童作品展台前都有来自乡村小学的小解说员,为到场嘉宾介绍自己的学校以及同学们在“乡土课”中完成的作品,展示着新时代乡村儿童的精神风貌。



活动中,来自正安县小雅镇黄渡小学的刘群老师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主题为“寻觅蜗牛的居所”的乡土课。刘群老师先简要介绍了一些蜗牛知识,然后带领学生分小组在校园内寻找蜗牛。亲身体验的方式让同学们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与认识。在下一节课上,学生将根据本次观察学习,创作一个“蜗牛的家”。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乔正阳指出,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田字格公益合作开展的以乡土文化和自然资源为支撑的创新教育,是乡村教育发展的新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基础教育既要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也要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培养其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探索运用创新教育手段,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建设教育强国大背景下的历史机遇和使命担当。



田字格公益创始人、田字格实验学校总校长肖诗坚表示,经过三年的项目实施,“乡土村小”已覆盖正安县35所乡村小学,5000余名乡村孩子从中受益。目前,乡土教育模式已初步形成,包括体系化的乡土主题课程、配套的乡村教师培训体系、成熟的项目运营模式。田字格课程平台将用于教师备授课及项目管理,也将有利于乡土课程的进一步推广。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孝德以“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为题作讲座。他指出,我们现在的教育是关于做事的教育,而不是中华民族传承了千年关于做人的教育。探索生命的质量是什么,是我们的教育为了什么的终极追问。目前不是乡村需要教育,而是中国基础教育需要乡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文化传承都需要乡村教育的振兴。他表示,“乡土村小”项目让乡村教育活了起来,未来贵州教育大有可为。



正安县政协副主席、正安县教体局局长陈浩,贞丰县委教育工委委员、贞丰县教育局党组成员曾昌国也在活动中分享了创新教育在县域推广的经验,以及项目实施给县域教育生态带来的变化。



本次“乡土村小”嘉年华活动给来自北师大教育集团的管帅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表示,此次活动充分展示了乡村小学低成本、高质量的教育成果,让我们看到了乡村教育振兴未来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