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English 收藏 设为首页

返回列表

致辞 | 李伟:儿童发展是新发展阶段的“国之大者”

12月28日,以“育人新使命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2022中国儿童发展论坛在线上与大家见面。


论坛由全国妇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共同指导,中国儿童中心、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共同主办,主题为“育人新使命 奋进新征程”。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李伟在开幕式上致辞。以下为发言全文。


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在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之际,我们召开以 “育人新使命,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2022中国儿童发展论坛”,很有意义。我代表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和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向参会的嘉宾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培养好少年儿童作为一项事关长远的战略性任务,大力发展儿童事业,儿童健康、营养、教育、福利、法律等领域均取得显著进展。十年来,《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2014-2020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案》等政策法规相继出台,儿童健康、营养状况不断改善,儿童教育普及程度持续提高,我国儿童发展状况正处于历史最好水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高度,对儿童发展事业各方面作出新的部署,进一步明确了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的战略定位。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长期致力于促进公平的农村儿童发展。2007年以来,基金会先后在全国30多个县(市)开展儿童发展试验并取得振奋人心的成效,直接推动了有关国家政策的制定。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毕节试验区建成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重要指示,2021年初,基金会与贵州省有关方面共同建设毕节试验区“农村儿童发展综合示范区项目”。项目着眼于促进毕节人力资源开发,综合实施从孕期到就业的全过程干预的社会试验,包括出生缺陷干预、早期养育、学前教育、营养改善、义务教育质量提升和中等职业教育等项目。项目受到当地群众普遍欢迎,项目覆盖区域的儿童、家庭和在村妇女都从中受益。


今年6月,基金会对毕节8个县(区)的3396名0-6岁农村儿童早期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调查。调查显示,示范区启动建设以来,干预效果初显,项目受益儿童的发展状况优于其他儿童。



调查也显示,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毕节农村儿童在身心健康、学前教育、家庭环境、早期养育服务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短板、弱项。不久前,我就调查结果及下一步工作建议致信贵州省委、政府主要领导,她(他)们高度重视,指示有关部门加强协调,进一步高质量推动相关工作。


作为近千万人口的地级市,毕节全市全域开展贯穿0-18岁儿童、涵盖各类需求的发展项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推进难度无疑很大,但是这项工作的意义也十分重大。在这里,我也呼吁社会各界对于这项工作给予更多关注,争取尽早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模式。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长期关注人口和儿童发展议题,已连续五年围绕人口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内容包括中长期人口变动与经济社会发展、完善生育政策配套支持措施等。今年3月,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围绕“加快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卢迈同志在会上简要汇报了基金会开展农村儿童发展社会实验的基本情况,汪洋主席强调指出,要加快农村婴幼儿养育的制度和政策设计;7月,人资环委召开“促进农村儿童早期发展”重点提案督办协商会,围绕关注农村地区家庭需求、加大家庭科学育儿指导服务力度、建立农村照护服务队伍、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力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协商交流。


女士们、先生们!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历史关口。随着人口少子化、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我国要素禀赋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对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形成严峻挑战。唯有加大人力资本的公共政策干预,尤其是儿童早期成长的投资,才能在未来的国际分工中,保持和巩固竞争优势。而且,对欠发达地区儿童的投资,还有利于缩小城乡、区域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



儿童发展是我国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是新发展阶段的“国之大者”。让我们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用心用情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携手做儿童成长的引路人、儿童权益的守护人、儿童未来的筑梦人。


最后,预祝本届2022中国儿童发展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