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English 收藏 设为首页

返回列表

以大城市群一体化推动中国经济增长

来源:财新网


摘要:在近期召开的第十九期博智宏观论坛上,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助理、研究一部主任俞建拖受邀主讲。俞建拖与基金会根据新的方法对中国12个城市群的一体化水平进行了测量,发现经济正在向大城市群地区稳定聚集,城市群一体化持续推进,但存在明显的分档。他认为,下一阶段中国经济发展要抓住大城市群,要通过推进城市群一体化提高经济增长和创新活力。


在近期召开的第十九期博智宏观论坛上,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助理、研究一部主任俞建拖受邀主讲。俞建拖与基金会根据新的方法对中国12个城市群的一体化水平进行了测量,发现经济正在向大城市群地区稳定聚集,城市群一体化持续推进,但存在明显的分档。他认为,下一阶段中国经济发展要抓住大城市群,要通过推进城市群一体化提高经济增长和创新活力。


俞建拖认为,过去经济研究中对经济地理因素——空间、距离、区位重视不够,近20年该领域有许多新进展。实际上,从大航海时代到前三次科技革命,都具有重要的经济地理涵义。每次技术革命,一方面是变革了生产方式,生产体系变得更加稳定,更加高强度、标准化、规模化;另一方面改变了资源配置的空间格局和范围。因为交通网络、交通方式的变化,带来资源配置范围的扩大,大幅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经济增长。从国际经验看,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巨型城市地区是最具有经济活力和创新能力的。俞建拖认为,中国经济奇迹还没有结束,因为在中国的城市化本身还是在持续推进,城市空间结构在优化,经济的潜在增长率还有提升空间。


20世纪50年代始,区域一体化测量方法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过去分析方法存在几个缺陷:第一、一般只考虑内边界,没有考虑外边界和区域整体特征。在研究中,即使提到区域的外边界,也是充满焦虑,担心一体化会对其他地区构成障碍或者隔阂。但是实际上,一体化的目标就是为了整个地区的更好发展,使本地区有别于其他地区,构建区域层面的发展共同体。所以,一体化地区也要重视外边界,要能够有方法在整体上将之与其他地区区分、识别。第二、一体化测量中虽然考虑了距离因素,但只是线性的空间,缺乏对平面空间的考虑。第三、指数构建中,把被测量区域单独对待,没有考虑区域之间的互动关系和竞争关系。


该团队采用了新的一体化测量方法,建模的基本思想是:一、要考虑区域的外边界,或者要有指标使区域能够被整体识别;二、内部要有均等化的效果,一体化驱使资源要素自由流动,最终使要素边际回报率趋于接近,产生均等化的发展效果;三、内部子区域边界的消除主要是要通过加强网络连接实现,要反映网络连接性;四、要考虑一体化区域之间存在的竞争性和相关性,而不是当做独立无关主体,因为任何一个国家地区资源有限,所以必须要考虑相互之间的动态关系。第五,一体化是市场和政府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考虑市场整合之外,还要考虑制度整合。最后,作为一个建模原则,这个测量方法是简化的,数据便于获得,但是能够捕捉一体化的信息。


测量模型考虑了四个方面因素,姑且称之为ACEP模型。A是反映经济区域的聚集度,是区域经济所占的份额和区域密度的乘积,C是区域连接性,E是区域经济均等化水平,P是反映区域的政策和制度协同。新方法反映了模型构建的思想,也具有数学特性,容易分解,可以计算各个部分变化的贡献率。一体化指数的分值是0-1,为了使数字显见,将整个指数乘以100,这样每个区域的一体化水平可以用0-100之间的分值表示,分值越高,表明一体化水平越高。


该测量方法可以得到非常有意思的结果。一体化到底应该包括哪些范围,新的地区要不要包括进来,包括进来后一体化难度有多大,用这个方法可以帮助判断和决策。比如,以京津冀和珠三角对比为案例。


京津冀方面,如果包括京津冀全部13个地市,测算出2006年指数为19,2015年是32。如果把张家口和承德去掉,一体化的水平就有显著提升,这符合经济学的直觉。所以,将张承包括进来,虽然增加了整个区域经济的总量和在全国的份额,但是实际上降低了经济密度,经济区域集聚度反而降低,内部经济差距和制度协同难度加大。如果进一步把秦皇岛、邯郸、邢台也去掉,还会有一个提升,但是提升得要缓慢一些。将两市一省全区域和仅包括核心区(8市)的一体化指数作比较,发现过去十年核心区的一体化指数增长得更快,表明一体化主要在核心区域发生。


珠三角的案例和京津冀地区相反。京津冀地区一体化扩围,导致一体化指数降低,但是在珠三角地区,如果把港澳包括进去,一体化指数有非常明显的提升,而且趋势更快。在2010—2013年,包含港澳的珠三角地区一体化水平每年提升7-8%左右,2014、2015年还更快,而不包括港澳的地区一体化增速在趋缓。大家会疑问,包括更多的地区,一体化和协同不是更难了吗?从政府间协调的角度说是这样,但是市场有自己的逻辑,会发挥很大的作用。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课题组运用该模型测试了12个城市群的一体化,其中包含157个地级以上城市。十二个城市群地区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海西、山东半岛、中原、武汉、长株潭、关中、成渝、辽中南、哈长,基本上都有国家规划。在研究中剔除了规划重叠的地市。中国的城市定义和国外不一样,包含大量的农村地区,但是市作为一个行政单元,其公共资源配置是遵循行政边界的,所以分析的时候尊重这种制度安排。

2015年,12个城市群的总面积约为中国国土面积的20%,人口占比超过60%,但是经济总量占82%。也就是说,如果在中国抓住了这12个城市群,80%的中国经济总量就在手中。值得重视的是,过去十年,这12个城市群占全国的份额增加了近10个百分点,可以看出中国经济集聚的趋势,城市群地区比别的地区增长更快,更有活力。分区域看,长三角、成渝、京津冀、中原、海西份额增长最多,长三角的份额增加2个百分点。最近大湾区讨论火热,环渤海三个城市群占中国经济份额在21%,长三角占20%,珠三角约9%(加港澳要增加3个百分点),三个大湾区总计占全国份额50%,湾区经济是值得讨论和关注的。


通过分析2006-2015年间12个城市群地区的ACEP指数,有以下七个发现:


第一,城市群一体化水平呈明显的分组。2015年,珠三角(不含港澳)一体化水平为61.58,长三角为56.79,稳居第一梯队(50-70分档),显著领先于其他城市群。山东半岛、京津冀、中原、辽中南第二梯队,山东半岛在第二梯队(30-40分档)中又显著领先,京津冀一体化只有珠三角的一半。其余城市群可以归入第三梯队。


第二,各城市群的一体化水平都有稳步提升,相对位次基本稳定。十年里,只有武汉城市群超越了海西,中原城市群超越了辽中南。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ACEP指数本身的稳健性。


第三,2006年以来,各大城市群的一体化在出现一个先加速后减速的过程,呈现出倒“U”型。到2009年达到一体化速度高峰,之后增速趋缓。2012年后增速又变得平缓了一些。


第四,在不同的年份,各地区一体化的速度存在很大的差异。在2009年这一差异最大,然后到近几年增速有趋同的趋势。我们猜测这种分化和货币政策有关,货币投放量变化带来信贷和基础设施投资的变化,加上各地区起点不同,导致一体化增速出现分化。因此比较了不同年份各城市群一体化速度的方差和货币增长率(M2),发现两个曲线的型态几乎完全一致。


第五,对比城市群一体化和全国城镇化的增长趋势,发现一体化速度要快于城镇化的速度,这对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有重要的启示。结合前面的经济集聚趋势,一体化是下一阶段城镇化要重点发力的,是经济增长重要支撑。


第六,比较各地区一体化的初始水平和十年的增速,可以看出存在趋同。结合前面一体化水平的分组趋势,我们猜测未来城市群一体化可能会是一种分组趋同,在城市群之间形成鲜明的层次。


第七,对ACEP指数进行分解分析,可以看到各城市群一体化模式上的差异。从全国看,一体化指数的增加,56%都是由于经济集聚带来的,41%是由连接性的改善带来的,经济均等化和制度协同的贡献都在1.5%左右,这也是未来一体化需要重点改进的领域。分地区看,山东半岛、成渝、长株潭、武汉、海西、关中、哈长的经济集聚贡献均在60%左右,珠三角、中原、辽中南城市群的连接性贡献更显著。长三角和京津冀在一体化过程中制度协同作用相对突出,分别达到9.8%和5.9%。


总的来说,经济向大城市群地区稳定集聚,抓住大城市群,就抓住中国经济的主体。城市群一体化动力如果衰微,会拖累城镇化进程。现在可以看到三大湾区经济隐然成型,中西部,中原和成渝地区城市群都值得关注,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概念还可以再讨论。另外可以看到货币政策推动的一体化能够产生的效果很难持续。从一体化模式上来看,过去一体化较多依靠经济集聚和基础设施的区域连接性,未来就要更多靠区域内经济均等化和制度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