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English 收藏 设为首页

返回列表

关于2019年国际金融形势的两点思考

2018年12月21日,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主办的博智宏观论坛第三十五次月度例会召开。会议主题为“2019年经济形势分析”。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管涛出席会议并发表评论。


关于2019年国际金融形势的两点思考 


一、 投资和消费下行,经常项目顺差有望扩大


2019年中国有可能会出现经常项目顺差扩大。我国外贸顺差大小不取决于贸易摩擦而取决于国内储蓄投资缺口,外贸进口多少不取决于关税而是取决于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


当前市场的主流看法是2019年中国的外贸顺差将减少,经常项目有可能逆差。他们认为,在2019年中国经济下行周期中,政府将出台一些刺激国内需求的措施,这有可能增加进口。但实际上,投资刺激的力度并不会太大,特别是基建投资的进口边际倾向较低。同时,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对消费的期待同样也不能太高。特别是在前段时间家庭负债率上升较快的背景下,可以看到最近这几个月消费下滑趋势较为明显。由此,个人认为2019年投资和消费均有一定的下行压力,且在这种情况下,储蓄投资缺口可能会重新扩大。


从净出口的角度看,相较于2018年的“拖累”作用(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前三个季度同比下降0.76个百分点),2019年有可能对经济增长起到托底的作用。1998年和2008年,中国都出现过阶段性的外贸顺差高点。国内经济的不景气会致使投资消费都不太活跃,进而需求减少,顺差扩大。从净额角度,可能对经济是支撑,但从流量、交易额角度来看,反映出了整个国内需求下行的压力,也不完全是好事。就像去年的美国贸易赤字扩大,主因是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环境下的内需旺盛,但是从逆差扩大角度来看对经济是拖累。


二、 政策体制亟需完善,改革提振市场信心


就国内政策环境而言,改革比刺激更重要。社会各方面应当增加对经济波动的容忍度,如果强行把经济维持在过高的水平,付出的代价会更大。2018年之所以境外对中国经济比境内偏乐观,是因为大家看经济下行过程中,有些风险指标在改善,例如杠杆率的稳定。如果为了追求经济发展,2019年过于放松对杠杆的控制,市场有可能会认为中国政府坚持改革和调整的定力不足,将来就得再遭第二遍罪。


实际对中国经济影响更大的是来自市场信心的提振。市场信心的提振应该更多从切实的改革措施入手。各部门出台了很多的政策,许多政策效果并不明显。一方面,政策的实施是长期的过程,有时滞性,但另一方面,缺少体制机制的安排导致民营企业无从着力才是核心问题。


现在主要是靠政策调整来支持民营经济。但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经常变动。而只有制度上创新,并形成稳定的制度安排,才能将市场各方预期稳定住,才会有稳定的投资。而且,现在很多政策都留了活口,比方说一方面鼓励给中小微企业放款,另一方面又强调监管标准不放松,所以企业不敢投,银行不敢放。因此,根本上还是要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改革不能只说不练。哪怕今年能有几项改革措施落地,就能改善市场的信心。而依靠相机抉择的政策调控可能效果有限。而且,每次政策的反复,都会对政府的市场声誉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